随着暑期旅游高峰的到来,江西省内各大景区迎来客流激增。面对游客“饮水难”的老问题,江西以科技破题——全省80%的景区已铺设“智慧直饮水亭”,超600台设备日均服务游客超15万人次。这一民生工程不仅让“自带水壶”逐渐成为历史,更以智能化管理为文旅服务升级写下新注脚。
从“找水难”到“随时饮”:智慧亭成景区标配
“走了两公里没见卖水的,正发愁就发现了这个‘救命亭’!”在武功山徒步的广东游客林女士通过
直饮亭
的扫码指引,轻松接到温水。据统计,江西4A级以上景区游客步行15分钟范围内均设有直饮亭,庐山、龙虎山等热门景区单日最高供水量突破3吨。设备采用“高矮双龙头+温水调控”设计,儿童、轮椅使用者均可便捷使用,部分点位还配备遮阳休憩区,成为游客“中场充电站”。
水质看得见,运维有“云监管”
直饮亭的“智慧内核”让饮水安全可视可感。在井冈山景区,游客王先生点击电子屏,实时显示的TDS值、pH值和滤芯寿命让他直呼“放心”。江西省文旅厅介绍,所有设备均搭载物联网系统,水质数据直连省智慧文旅平台,一旦异常立即触发预警。景德镇瑶里景区运维人员表示:“过去靠人工巡检,现在系统自动提示滤芯更换和故障点位,效率提升50%以上。”
成本与效率的平衡术
面对“高覆盖率是否意味高成本”的质疑,江西探索出可持续运维模式。三清山景区将直饮亭广告位开放给本土企业,年收益覆盖60%维护成本;婺源创新“村民共管”机制,周边商户协助日常清洁,换取优先经营权。省住建厅测算显示,相较于传统瓶装水销售,直饮亭模式减少塑料垃圾约270吨/年,节水率达35%。
从“饮水革命”到“服务升级”
智慧直饮亭的溢出效应正在显现。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的直饮亭加载AR导览功能,扫码即可“唤醒”文物历史;宜春明月山景区结合富硒水特色,推出“扫码知水质”科普服务。携程数据显示,2023年江西景区“服务设施”好评率同比上升22%,其中直饮亭提及率占四成。
“这不仅是基础设施升级,更是旅游体验的重构。”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专家分析,当“免费畅饮”成为江西旅游新记忆点,其带来的口碑效应或将撬动更大消费潜能。据悉,江西计划2025年前实现景区直饮亭全覆盖,并拓展急救药品、手机充电等“驿站+”功能。这场始于“一杯水”的服务变革,正润物无声地重塑着“江西风景独好”的品牌内涵。
全国服务热线